肠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徐矿总医院外科专家为患者超低位保肛 [复制链接]

1#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322/c9nsyx6.html

一想到以后无论走到哪儿都得在腰间挂着一个粪袋子,50多岁的刘先生心态崩了。医院,都是一样的结果,医生问他:“保肛还是保命?”

经历过多次失望后,在朋友介绍下,刘先医院找到普外科、肿瘤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建副教授。刘先生终于从王建口中得到自己最想要的答复:命要保,肛门也得保。

便血被当作痔疮

几个月前,刘先生上厕所的时候注意到自己大便带血。但是他并没有在意,以为自己得了痔疮。

后来,刘先生早上大便的时候总觉得“意犹未尽”。“就是那种大便排不尽,排完便后还想排,有明显的异物感。”刘先生对医生说,“这种情况早上居多。”

直到刘先生大便变为粘液和脓血混合样,他才把最近排便时间改变等种种异常结合到一起,到医院求助。

经过肛门指检,结合核磁影像检查,刘先生被确诊为低位直肠癌,肿瘤距离肛门仅仅3厘米,所幸肿瘤没有外侵周围组织和器官,具备外科手术条件。

医生告诉刘先生,因癌症肿块及其所产生的分泌物刺激大肠,导致他“便意”频繁,排便不规律,但排泄物多为粘液脓血状物。这些“假腹泻”现象多发生在早晨起床不久,称为晨起腹泻。后来逐渐增多的次数,甚至晚上无法入睡,排便习惯改变。

刘先生的瘤体位于下位直肠临近肛门,由于瘤体巨大且仍紧邻肛缘,若手术仍需行多器官联合切除,患者将会终生造口。

医院医生建议刘先生立即手术,放弃肛门。这给刘先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他连夜逃离了医院,医院,医生给出了同样的解决方案:即使神仙来了,肛门也保不住。

刘先生经朋友介绍,医院找到王建求助。

外科专家详解保肛之难

王建将刘先生收治入院。

查阅病历后,王建了解到刘先生的大肠肿瘤与肠系膜下动脉联系紧密,血供丰富,若行常规术式,确实需行直肠、肛门联合切除并行永久造口。这样其生活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

但是若行微创手术,患者的肿瘤为腔外型,虽然未向器官内部扩散,但是直肠内黏膜表面光滑,为精准定位肿瘤带来一定难度。

这也是外院不愿意为刘先生保肛的主要原因。

王建反复研究资料,在常规CT、磁共振、肠镜等检查基础上,综合超声内镜,明确肿瘤位置仅距肛缘3cm。如此短的距离下,既要切除瘤体又要兼顾保肛并非易事,综合考虑后,王建团队决定行“腹腔镜改良Bacon术”。

手术分两期进行:第一期行腹部手术,保留患者肛门,切除瘤体后将结肠经肛门拉出;第二期于术后一个月后切除肛门外多余结肠,缝合结肠与肛门,避免肠瘘等术后并发症。

王建耐心地为刘先生讲述手术过程。刘先生很是不理解地问王建:为什么会这么复杂呢?把那段有癌细胞的肠子切掉,再把好肠子和肛门缝在一起不就可以了吗?

王建告诉刘先生:肛门括约肌是包裹在肛门周围的一圈状环形组织,它能灵活地控制肠道收缩。对于直肠肿瘤长在极度接近(超低位)肛门括约肌的患者来说,传统手术通常需要切除肛门括约肌。括约肌切除后,医生会在患者的腹壁上进行造瘘。造瘘口连接有袋子储存从肠内排出的粪便。每一次粪便排出后,患者都需要对粪便袋进行清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但如果不切除括约肌,可能会造成肿瘤细胞的残留,很容易导致直肠癌的复发。

王建宽慰刘先生说:近年来,医院外科手术理念不断提高,低位直肠癌根治的理念已经转变为以延长患者生存期为核心,改善患者术后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体化治疗。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也让医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使得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

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可以自由大便

在腹腔镜辅助下,王建团队为刘先生做了手术。术中,王建小心游离直肠与肿瘤至直肠前壁融合处。在肛缘上方大约7厘米处离断直肠上动脉,保留肠壁血管上方血供,确保拖出肛门的结肠段边缘能扪及搏动,避免拖出肠段坏死。

随后王建谨慎吻合盆腔最低处与肛门平面,剪开降结肠外侧腹膜,游离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在距离瘤体上大约6厘米及肿瘤下1.5厘米处切断直肠,并将直肠、瘤体从肛门拖出。确认腹腔内结肠及其系膜的力适中,肠管无扭转,结肠血循环良好后,王建用可吸收线将拖出的肠壁浆膜和肛管皮肤固定,以防结肠回缩。最后在新位置固定腹腔内结肠,逐层缝合,一期手术顺利结束。

术后1个月,王建为刘先生二次手术,切除肛门外多余结肠,缝合结肠与肛门,避免肠瘘等术后并发症。

患者目前已经顺利出院。“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患者完全可以自由排便。”王建说。

特约记者邓永红李长鑫

编审|邱波二审|季亚楠三审丨王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