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莫让美食变结石健康胆囊,共护共享, [复制链接]

1#
科普专家:蔡翊,中国第20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医院肝胆六病区(胰脾外科),擅长肝胆胰脾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年9月1日是我国第七个胆囊健康日。胆囊呈梨形,位于肝脏的胆囊窝内。主要的功能有浓缩储存胆汁、排出胆汁、分泌粘液性物质等。常见的胆囊疾病:有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严重者甚至可以出现胆囊癌等;导致胆囊疾病的常见原因有:饮食不当,细菌入侵,胆囊管梗阻等。以胆囊结石为例,主要为胆圆醇结石或以胆固醇结石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胆色素结石。主要见于成年人,发病率在4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多于男性。胆囊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临床表现:1.胆绞痛2.上腹部隐痛3.胆囊积液4.其他表现①极少引起黄疸,即使黄疸也较轻;②小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并停留于胆总管内成为胆总管结石;③进入胆总管的结石通过Oddi括约肌可引起损伤或导致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④因结石压迫引起胆囊炎症慢性穿孔、可造成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胆囊结肠瘘,大的结石通过瘘管进入肠道偶尔可引起肠梗阻称为胆石性肠梗阻;⑤结石及炎症的长期刺激可诱发胆囊癌。全球发达国家中,10-15%的成年人患有胆结石,胆囊结石发病率最低的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黑色人种地区,其发病率小于5%,有些非洲地区甚至低至3%。但在津巴布韦首都医院医院中仍有部分因胆囊结石、胆囊炎入院的患者,其中一部分甚至诱发了胰腺炎。考虑与他们长期不规律的饮食以及肠道疾病的频发等因素有关。并且由于自身对胆囊疾病的不了解及当地医疗资源的相对低下及匮乏,病情常常被忽视或误诊,导致疾病的恶化。诊断:首选B超检查,B超检查发现胆囊内有强回声团、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其后有声影即可确诊为胆囊结石。CT、MRI也可以显示胆囊结石,但不作为常规检查。治疗:对于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胆囊结石患者,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治疗。与经典的开腹胆囊切除相比同样效果确切,但损伤小,没有腹腔镜条件也可作小切口胆囊切除。下列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①结石直径≥3cm;②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③伴有胆囊息肉1cm;④胆囊壁增厚;⑤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porcelaingallbladder);⑥儿童胆囊结石;⑦合并糖尿病;⑧有心肺功能障碍;⑨边远或交通不发达地区、野外工作人员;⑩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行胆囊切除时,有下列情况应同时打开胆总管进行探查手术:①已证实或高度怀疑胆总管有梗阻;②术中证实胆总管有病变;③胆囊结石小、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使用术中胆道镜或胆道造影,可以避免盲目探查和不必要的并发症。针对胆囊疾病,我们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规律的饮食,均衡的饮食,低脂、高纤维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情绪等。对于考虑患有胆囊结石、息肉等胆囊疾病的患者,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普及胆囊疾病知识,定期进行体检,加强社区普查,对于已经明确患有胆囊疾病的患者给予医疗建议等措施,能有效的降低胆囊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胆囊健康日,让我们共同健康胆囊,健康每一天!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医院医院肝胆六病区(胰脾外科)蔡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