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医术怎么样 http://m.39.net/news/a_9276956.html▲给住院的小宝宝喂特质的营养奶
营养是一个在医疗系统与患者群体里都被忽视的问题,但这不代表它不重要,事实上它能影响病程的发展、治疗的结局。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就开始了一种全新尝试:由营养科主动介入患儿的营养评估和营养治疗。这个名为“面向临床决策的个性化营养筛查评估信息系统”的创新服务,推行一年多让医方与患方都见证了“个性化营养处方”的温馨与神奇,孩子们的住院时间缩短了,住院费用减少了,感染发生率也降低了。
营养不良,影响重症小患儿康复
琛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出生时体重仅克,出生后第九天,他就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了开胸手术。手术后只能禁食,加用肠外营养支持。
更糟糕的是,就在手术五天后,他又因为严重的腹胀、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再次被推进手术室,这次手术做了回肠造瘘术。
严重的疾病、两次的手术,对这个小家伙的身体打击不小。手术后的营养成为恢复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时,营养医生与营养师走到琛琛的床头,研究针对他的个性化营养处方。
这是一个不断调整、试探的过程。按照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营养师与营养医生反复尝试,并结合肠外(静脉)营养、肠内营养泵连续滴注、逐渐增加口服等多种喂养方式,尽量恢复琛琛的营养状况。肠内喂养对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所幸,治疗有了起色,琛琛顺利出院了。根据出院后的营养科随访情况显示,如今一周岁的他身高76厘米,体重11千克,营养状况正常。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类似琛琛这样的重症患儿很多,对营养需求较高。年,临床营养科在这里正式建科,经八年摸索,这里建起了专业级的儿科营养支持队伍:四名营养医生,主要负责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四名营养师,主要负责经口饮食,以及一名技术员,主要负责营养评估,如人体成分(肌肉、矿物质、脂肪等)测定、骨密度检测营养检测等。
营养投入一元钱,临床效益达四元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不止琛琛这样的患儿需要营养支持,这里0-1岁的婴幼儿患者很多,如何喂养好这些孩子,安全调配肠内配方成了临床营养科工作的重点。
下午两点,装满各种奶类的餐车准时出发,记者跟随配膳员送奶发现,这里的奶不是自家冲配的普通奶粉。营养师郑家琦说,临床营养科准备的婴幼儿奶粉有多种配方:整蛋白配方、水解配方、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特殊个体化配方等。每种配方对应不同的疾病情况。
比如,对于胃肠功能障碍的患儿,营养师会调配水解蛋白配方,可以减少腹泻发生,提高免疫力。对需要加强营养补充的儿童,会选择儿童“整蛋白高能量密度”配方来进行营养支持……在肠内营养配置室,配膳员每天还会根据医嘱冲泡近六万毫升的奶粉。
▲核对患儿膳食
精细喂养的背后是一套精密的临床营养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能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能把漏掉的病人管理起来。”临床营养科主任洪莉医师说,以往临床医生开会诊单表明某个孩子需要营养了,营养医生才会介入,但实际上还有约75%的孩子虽然没有严重的营养不良,但已存在营养高风险。年4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启动“面向临床决策的个体化营养筛查评估信息系统”,所有孩子入院时都要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营养高风险的孩子,营养科主动会诊。
截至今年9月数据,已有近5万名住院患儿在这里接受了营养高风险筛查,其中约15%住院患儿存在营养高风险,营养科主动进行营养会诊、营养治疗。对重症高风险患儿,营养医生还实行一日一查房,出院后继续营养门诊随访指导。
这一信息化系统在年10月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全体住院患儿“营养筛查-营养评估-营养主动会诊、治疗-营养随访”全程信息化规医院。“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我们确实看到了临床成效,孩子们的住院时间缩短了,整个住院费用减少了,感染并发症也少了。”洪莉说,营养治疗是有效益、有效果的,营养研究权威数据表明,在营养上多投入一元钱,整个临床收益能达到四元。
家长不知如何喂,医生手把手来教
为应对广大患者的需求,这里还开出了营养门诊。记者采访时遇到不少小胖墩来看病,洪莉说,如今除了先天性疾病、血液肿瘤、手术、过敏等疾病问题导致营养不良,由生活方式不健康导致的肥胖症已成了困扰城市儿童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营养门诊每周都要接待不少小胖墩。
今年只有8岁的奕奕体重达到56.8千克,他这个年纪和身高的正常体重范围是30千克到40.6千克,奕奕的肥胖程度为.8%,属严重肥胖范畴。做完检查后,营养师用特制食物模型为奕奕进行营养宣教。“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调配均衡的饮食。”洪莉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临床营养科定制了一批食物模型,就为了配合治疗给家长、孩子做营养宣教。
洪莉提醒,肥胖不仅是体内脂肪过剩,也提示孩子可能存在某些营养成分的缺乏。比如许多肥胖儿童常伴有铁、钙、维生素D等微量元素不足,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骨质疏松等多种营养缺乏性疾病。
儿童肥胖不容小觑,目前上海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比例已经达到24%左右。肥胖人群比正常体重的人更易患糖尿病、肝脏脂质沉积综合征、关节炎、血管疾患、心脏病、肿瘤等。除了应对儿童肥胖问题,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正在对所有患儿进行大数据分析与应对策略。
“我们希望利用目前的信息系统提取出营养大数据并进行卫生经济学研究,凸显营养治疗的价值,这个价值最终是让孩子和家庭获益。”洪莉说。
转载自《文汇报》
唐闻佳*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