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PEG/PEJ
PEG,又称: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PEJ,又称: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
PEG/PEJ的营养途径优点
优于肠外营养途径
避免了鼻胃管并发症
适合于长期肠内营养
护理方便
适合于家庭肠内营养
导管固定
PEG/PEJ导管通过内垫和外垫固定;
一般在PEG术后2天内固定较紧,以压迫胃壁,防止出血及渗透引起的炎症不适;
以后病人可根据自身的感觉,将外垫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为防止导管牵拉引起疼痛,可用线、胶布或别针将导管相对固定在衣服上。亦有病人在衣服上缝个小洞,导管从洞口穿出,有利于保暖。
切口护理
一般情况下,需每天将外垫松开1次,用碘伏棉签将管口周围擦洗干净;
外垫下面无需放置敷料,以免固定不够;
但是对皮肤过敏,渗液较多的患者可在外垫下垫无菌纱布并及时更换,以保护切口周围皮肤;
切口导管周围发红时,将外垫适当收紧,并保持切口周围干燥;
为防止内垫包埋综合征,每天将外垫松开,转动导管1周,或将导管小心推进1-2cm,再拉紧重新固定。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每次营养液输注前后用温开水30ml正压冲管,即使将导管夹闭,防止营养液返流而堵管;
营养液适用前摇匀,家庭自制营养液应尽量将食物磨碎,用单层纱布将较大颗粒滤除后滴注或推注;
一般不允许经PEG/PEJ给药,必要时将药物碾碎并溶解在水中,注入药物前后均需用温开水冲管。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和量,并作好记录;
及时更换胃肠减压器,以免引流液倒流引起感染;
如1周以后不需胃肠减压,应用纱布包裹,末端并妥善固定于腹壁。
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01
切口感染
原因:营养不良局部压迫过紧导致皮肤出血,缺氧或压迫过松,消化液渗出腐蚀皮肤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如术后造瘘处出现局部发红、肿胀、压痛,病人有发热或白细胞增高,要高度怀疑皮肤感染。
02
导管堵塞、脱落、断裂
原因:导管放置时间过长,胃酸长期腐蚀,管道老化,反复加压冲管机械性损伤。
护理:妥善固定,避免牵拉,弯曲做好标识管理,及时发现管道脱出。
03
内垫包埋综合征
指导管头部从胃腔移至皮下;
导致内垫包埋的根本原因:过度的牵拉和固定;
预防的关键:术后每天将导管推进1-2cm再拖回原位;
如果患者主诉有局部钝痛需注意检查导管,及时移动导管可以防止内垫包埋;
一旦出现包埋综合征,通过胃镜不能将内垫取出,需手术取出。
术后注意事项
PEG术后6-12小时方可行胃内管饲;
PEJ术后即可进行肠内管饲;
管饲时抬高床头;
管饲制剂,速度,量应个体化;
防止造瘘管过紧或滑脱移位。
导管堵塞的处理
营养液滴注很慢或冲管时有阻力时,营养液或药物也可能沉积在管壁,导管可能堵塞了。
1.可用20毫升温水冲管。
2.用50毫升的注射器回抽。
3.反复来回抽吸注射器有助于凝块的松脱。
4.将5%碳酸氢钠溶液注入导管浸泡2h以上。
5.若J管不通通知医生,在内镜下酌情考虑拔除J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