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咚咚住院可以开始送奶,哎呀,我当妈妈之后终于有点作用了,每天吸奶、装袋、写标签。买的最小的30ml储奶袋,每天分装9袋,每袋10ml,在医院是3小时喂一次奶,每天8次,每次从2ml开始慢慢长……我每次都会多送一些,生怕护士万一操作失误掉地下了,还有备用的,哈哈。话说那时候我简直是奶牛,每天产奶量都在ml-ml,每天除了给小咚咚送那么少的奶,其他的都放在冷冻室里,咚咚她爸还特地买了个冰柜专门冻奶(不过后来也都扔了)。
早产儿在保温箱需要过几个关:
1.呼吸关:因为胎儿在子宫内最后发育的是肺,所以早产的孩子肺部发育都很弱,刚送进去NICU都是有创呼吸机。这一点因为我有早产迹象,市妇产也提前给我打了促肺部发育的针,一共4针,12个小时打一次,我只打了3针,第4针实在没坚持到就生了。咚咚带了有创呼吸机大概一周后,那次爸爸探视的时候说,已经换成氧气面罩了,那就说明肺部发育还好,第一关算勉强过了。
2.喂养关:早产后她住在保温箱,身上输着液,保温箱是模拟了子宫的温度和环境,但是不能提供营养,除了输液,最好要尽快吃奶,最好是母乳,才能尽快长体重。体重长得快,孩子成活的几率才大。所以咚咚可以吃奶,慢慢奶量增加才是稳定的现象,这个千万不能急,吃多了肠道消化不了更危险。
3.肠道关:前面的喂养关都是在基于孩子的肠道正常吸收消化的情况下,早产的孩子肠道没有发育好,因为正常情况下她现在还是应该在妈妈肚子里靠羊水成长的,提前出来,慢慢喝奶,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大的挑战。不少孩子也出现肠梗阻、严重者要做造瘘手术。所以肠道关是生命安全的基础,喂养关是增长体重的关键,要在肠道适应的前提下慢慢增加喂奶量。咚咚在这一点上还是有些曲折的,虽然我没有看到她也没有看到医生的操作,医院的缴费单上有开塞露。开塞露大家都知道是给便秘或者排便困难的人用的,于是探视的时候我特地嘱咐咚咚爸爸问医生是什么情况,结果就是不排便,唉。我之前还了解到,为了让孩子长得快,除了喝母乳还可以加早产儿的母乳添加剂,但是当时被医生否了,先保障肠道的正常运转要紧。
这里要多费些文字,在喂养增重上咚咚还是比较曲折。由于咚咚的肠道发育比较弱,所以奶量增长也比较慢,不过万事以稳为主,万一出现肠梗阻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体重增长慢,也可能是出现了其它问题。
我在咚咚住院没多久医院的早产妈妈群,由于当时俺的产奶量挺大的,有妈妈跟我借奶,我觉得倒了也是浪费就答应了,当时在借奶之前,本着对每个宝宝都负责的态度,为了安全起见,我把自己的奶拿去化验了巨细胞病*,结果很意外的发现我当时居然巨细胞病*感染了。我吓得一身冷汗,赶快通知一下我停止给咚咚送奶了,医院检查咚咚是否巨细胞感染。
对于巨细胞病*,大人没有什么感觉,但是怕传染孩子啊,尤其是早产儿。只要是病*都没有特效药,大人都是会自愈的,孩子需要用抗病*的药,但是不好根治。我当时也查过文献资料,医学上对母乳中的巨细胞病*也基本态度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即使有巨细胞病*,但是母乳中的特别是初乳的免疫物质也同样珍贵,所以支持母乳;另一种观点认为有病*就有风险,不支持继续母乳,等大人痊愈后再继续母乳,我们当时有个妈妈是坚持吸奶天之后,痊愈,孩子才吃母乳。权衡利弊,我决定不继续母乳,那几天的奶也全部倒掉了,医院通知咚咚没有被感染,可能当时的她吃的奶量太小了。因祸得福。
不送奶,我这当妈妈的唯一的作用也没了,想想还是有些郁闷,呜呜。咚咚呢,母乳转奶粉,增重倒是还算正常,大概一周后,我再去检查,我已经自愈了,然后才继续母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能送奶的同时,一次探视时医生说咚咚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甲减),他们已经开始用药了。啊,甲减,那不是容易成为呆小症?(我的基本医学知识还是很扎实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容易成为矮小症,但是甲状腺分泌不足是容易呆小症)。我和老魏不说智商都很高,但我们的孩子也不能是智力低下吧?我担心惊恐的同时,那么不敢相信。但是所有的恐惧都来源于无知,因为早产儿还未发育成熟,垂体也没有发育好,所以激素分泌还不够,这种情况下先用药补充激素,待孩子慢慢发育好,也没有别的办法。还好现在的医学发达,医生也及时发现了问题及时解决。但是她什么时候能发育好,就看她自己,这也导致她医院抽静脉血,从一开始的从头上抽血,到大腿根抽血,每每想起惨状,唉,不可言表。我从刚开始的泪流满面,到后来都习以为常,我能医院都找关系说找个技术好的护士给我们一次扎到位(在此也感谢帮助过我的朋友们)。
4.眼睛关:一是早产儿眼底一般未发育成熟,怕有视网膜病变;二是早产儿在保温箱内时间过长对眼睛发育不好。这里要普及一下,对于早产儿呢,要分清未发育成熟和出现病变,未发育成熟不需要紧张,静待花开;出现病变就要及时干预及时治疗,但是往往未发育成熟的时候容易发生病变。这就是为什么早产儿的检查比足月儿更勤,更全面。但是这每一项检查在父母眼里,孩子都是受罪,真的。我们在查眼底的时候,经常看到是一家三口进去,一家三口都哭着出来。医院的眼底检查现场是把孩子绑起来,家长一个扶着头一个扶着身子,医生撑开眼睛看;北大国际的眼底检查是不让家长进去,几个医生护士操作,我果断的选择了北大国际。查眼底这个事情我还是建议看专家,因为知名专家的经验很丰富,她看一眼就能看出孩子有没有问题,孩子也少受罪。我们一直都找的北大国际的姜燕荣专家,咚咚一直到出院一个多月以后,纠正一个月(也就是过了预产期一个月左右),眼底发育成熟。
这里再普及一下术语,早产儿刚开始有两个年龄:实际月龄、纠正月龄(按预产期算应该多大)。前期的生长发育都是按纠正月龄,身高体重运动及智力发展逐渐追赶足月儿,一般在两岁之前追上。咚咚是在一岁体检时就已经追上足月儿了,还因为爸爸对她练的太狠了,大运动发展已经超过了同龄孩子,还比一般孩子有劲,一岁就能吊单杠,唉,大有女汉子的发展趋势。
因为有个爱练她的爸爸,所以呢,早产儿的其它关,比如运动发展关,肌张力的问题,统感失调的问题等,这些方面咚咚发育的都很好。我有的时候都觉得,被练得过了,哈哈。下次详细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